講座資訊
- 時間: 2025 年 8 月 17 日(星期日)上午 11:30
- 時長: 約 30 分鐘
- 性質: 試講
前言
過去幾個月來,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 AI 工具整合到知識管理的工作流程中。我寫了幾篇文章,分享我在這方面的實踐經驗:
例如在 《EP-30|要開始不擅長的研究,先使用 Obsidian 的第三方套件 Smart Composer,建立本地端 AI 知識庫》 中,我詳細介紹了如何結合 Obsidian 筆記軟體與大型語言模型,打造本地端的 AI 知識庫系統。文章中我實際示範了使用 Smart Composer 外掛。
而在《EP-39 AI 知識管理術:點滿AI技能後,我發現國考不過是個新手村任務》 中,我分享了自己過去準備國家考試的經驗,並說明如果重新來過,我會如何運用 AI 知識管理術來大幅提升學習效率。文章中特別介紹了 Gemini CLI 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讓 AI 協助整理筆記、出考題等實用技巧。
這次我會在橘貓的「Obsidian AI 筆記術工作坊」中客串上場,為大家介紹如何使用 Claude Code 建立 AI 知識庫,比起過往的 Gemini CLI 將是更進階的技巧。
講座內容亮點
1. 實際案例示範
我會以真實的專案案例,現場示範如何使用 Claude Code 建立並管理 AI 知識庫。
2. Claude Code Sub-agent 深度解析
特別要介紹的是 Claude Code Sub-agent 這個強大功能。什麼是 Sub-agent 呢?
Claude Code Sub-agent 是一種在 Claude Code 環境中運作的特製化 AI 助理。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為了執行特定、獨立任務而設計的「專家級」AI。當主對話中的 Claude 需要處理複雜或專門的任務時,它可以呼叫對應的 Sub-agent 來處理,完成後再將結果回報給主對話。
Sub-agent 的核心特色包括:
- 獨立的上下文視窗:每個 Sub-agent 都在隔離環境中運作,擁有獨立的記憶體和上下文,避免被中間過程「污染」
- 模組化與可共享:透過 .yaml 格式的設定檔進行定義,可以版本控制並與團隊共享
- 任務特製化:可以為不同任務創建專門的 Sub-agent,例如資料庫專家、前端開發專家等
- 工作流程整合:無縫整合到開發工作流程中,特別適合測試驅動開發等場景
3. 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流程
- 我會展示如何建立、設定和使用 Sub-agent,包括:
- 如何透過 /agents 指令進入管理介面
- 如何選擇 Project 或 Personal 範圍
- 如何定義 Agent 的專業領域和行為準則
- 實際的設定檔案結構和調整方式
為什麼選擇 Claude Code?
相較於我之前介紹的 Gemini CLI,Claude Code 在某些方面有著更出色的表現,特別是 Sub-agent 的架構設計,讓複雜的知識管理任務變得更有組織、更高效。
這次的試講,我希望能夠為大家展示 AI 知識管理的另一個層次,不只是工具的使用,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歡迎報名
如果你對 AI 知識管理有興趣,特別是想了解如何將 Claude Code 整合到日常工作流程中,歡迎來聆聽本次試講。
本次試講收費為新台幣299元,除了現場直播,也會提供錄影檔。你也能夠加入我的私密社群,往後我有任何第一手的資訊,我都會優先分享在社群中。
當然,你如果對於整套 AI 知識管理術有興趣,你更可以參與橘貓的「Obsidian AI 筆記術工作坊」,售價為 120 鎂。
這門兩小時的工作坊不談艱深理論,我們將直接動手,讓您的手機成為最強大的AI協作站。
課程分為四階段:
- 首先,我們會完成手機Obsidian與AI插件的設定,打造一個能隨時捕捉靈感的整合系統。
- 接著,您將學會如何將日常的錄音、LINE對話紀錄、PDF文件等真實資料匯入其中,將它們從瑣碎訊息轉化為個人智慧庫。
- 最後,我們將啟動AI進行分析,讓它基於您的專屬數據,發掘連您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成為您24小時的個人分析師,提供具體的成長建議。
- 客串講座:由我說明在電腦端,如何使用 Claude Code(你也可以用 Gemini Cli)進行 AI 知識管理。
期待在講座中與大家交流!